【唐韻】五旰切【集韻】魚(yú)旰切【韻會(huì )】疑旰切【正韻】魚(yú)幹切,音犴?!菊f(shuō)文】水厓而高者?!緺栄?middot;釋地】望厓?yōu)⒍甙??!驹]】厓峻而水深曰岸?!驹?shī)·衞風(fēng)】淇則有岸?!拘⊙拧扛甙稜懝?。
又階也?!緩埡?middot;西京賦】襄岸夷塗?!驹]】襄,高也。岸,殿階也。
又魁岸,雄傑也?!厩皾h·江充傳】爲人魁岸?!驹]】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咎茣?shū)·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fēng)岸深忌之。
又道岸?!驹?shī)·大雅】誕先登于岸?!驹]】道之極至處也。
又露額曰岸?!踞釢h·馬援傳】帝岸幘見(jiàn)援。
又獄名?!驹?shī)·小雅】宜岸宜獄?!驹]】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shī)作犴。
水厓而高者。從屵干聲。五旰切
(岸)水厓?yōu)⒍哒摺?/span>各本無(wú)灑字,今依爾雅補。釋丘曰:望厓?yōu)⒍甙?,夷上灑下不漘。李巡曰:夷上,平上。灑下,陗下。故名漘。孫炎曰:平上陗下故名曰漘。不者,葢衍字。據李孫之釋漘,則知李孫之釋岸亦必曰陗下而高上也。陗下者,謂其體斗陗平上。高上者,謂其顚有崔嵬平坦之不同。嵬下曰:高不平也。對夷上言也。灑釋爲陗者。灑卽陖之假借二字,古音同。部曰:陵者,陗高也。陗者,陵也。凡斗立不可上曰陗。詩(shī)新臺有灑傳曰:灑,高峻也。峻同陖。郭景純昧於其義。乃釋高曰陖,陖非高之謂也。釋灑曰水深,水之深淺,何於哀厓,不得冠以望厓矣。爾雅言厓,許言水厓者,申爾雅之說(shuō),別於山邊之厓也。衛風(fēng),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其本義也。大雅:誔先登于岸。傳曰:岸,高位也。其引伸之義也。箋云:岸,訟也。小雅小宛傳曰:岸,訟也。此皆借岸爲犴獄字也。從屵干聲。五旰切。十四部。
堓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