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ǔn
ㄎㄨㄣˇ
部首 禾
部外 7
總筆畫(huà)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A07
3123425123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lsy
hdwd
mfjf
26900
拼音 kǔn
注音 ㄎㄨㄣˇ
部首 禾 部外 7總筆畫(huà) 12
基本區 7A07筆順 312342512341
● 稇
kǔn ㄎㄨㄣˇ
英語(yǔ) to bind, as faggots of sheaves
詳細字義
◎ 稇 kǔn
動(dòng)
(1) 用繩捆束 [tie up]
稇載而歸?!?span id="acr8uzei8" class="smcs">《國語(yǔ)·齊語(yǔ)》
田家刈畢,稇而束之?!?span id="acr8uzei8" class="smcs">《農政全書(shū)》
(2) 又如:稇載(以繩束物,載置車(chē)上)
【廣韻】【韻會(huì )】【正韻】??苦本切,音閫。成熟也?! 菊崱繌睦?。與稛字不同。
絭束也。從禾囷聲??啾厩?/p>
(稛)絭束也。絭束謂以繩束之。國語(yǔ):垂櫜而入,稇載而歸。韋注:稇,絭也。古亦叚麇爲之,如左傳羅無(wú)勇??之,及潞麇之是也。方言:稇,就也。注:稇稇,成就皃。廣韻作成熟。葢禾熟而刈之,而絭束之。其義相因也。從禾囷聲。苦本切。十三部。按本從囷聲,丘吻反,轉入?韻,爲苦本切,非從困聲也??啾厩?。十三部。按本從囷聲,丘吻反,轉入?韻,爲苦本切,非從困聲也。
國際音標 k?u?n??? 日語(yǔ)讀音 URERU KUKURU
客家話(huà) [梅縣腔] kun3粵語(yǔ) kwan2
【加載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