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敗軍之將
◎ 敗軍之將 bàijūnzhījiàng
[general of a defeated army;general without an army] 打了敗仗的將領(lǐng)。比喻沒(méi)有資格談?wù)撌颤N是勇敢
范蠡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yǔ)政,敗軍之將,不敢語(yǔ)勇。”——《吳越春秋》
-----------------
國語(yǔ)辭典語(yǔ)本《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怪笐饠〉膶㈩I(lǐng)。《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span>《漢書(shū).卷三四.韓信傳》:「廣武君辭曰:『臣聞「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敗軍之將不可以語(yǔ)勇?!谷舫颊?,何足以權大事乎!』」
? 漢典
敗軍之將 成語(yǔ)解釋
【解釋】打了敗仗的將領(lǐng)?,F多用於諷刺失敗的人。
【出處】《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臣聞……敗軍之將,不敢語(yǔ)勇?!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俺悸剶≤娭畬?,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p>
【示例】~,荷蒙厚恩,無(wú)可以報,願施犬馬之勞,不須張弓只箭,徑取成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語(yǔ)法】偏正式;作主語(yǔ)、賓語(yǔ);指失敗之人
? 漢典
敗軍之將 網(wǎng)路解釋
百度百科
敗軍之將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