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睟面盎背
1.《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jiàn)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意謂仁義禮智植根於心,它生髮出來(lái)的神色,清和潤澤地表現在顏面,顯露在肩背,散佈到手足四肢。後以"睟面盎背"爲仁德者修養到家的表現。
-----------------
國語(yǔ)辭典君子內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與背部。語(yǔ)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jiàn)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贯嵊靡孕稳萦械赖滦摒B者的儀態(tài)。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shū)〉:「研窮義理之精微,辯析古今之同異,原心於秒忽,較禮於分寸,以積累為功,以涵養為正,睟面盎背,則亮於諸儒誠有愧焉?!?/span>
? 漢典
睟面盎背 成語(yǔ)解釋
睟面盎背
【解釋】指德性表現於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tài)。指有德者的儀態(tài)。
【出處】《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jiàn)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p>
【示例】~,陽(yáng)發(fā)其華,歸根覆命,陰結其根也。 ◎宋·袁甫《馬實(shí)夫君子堂記》
? 漢典
睟面盎背 網(wǎng)路解釋
百度百科
睟面盎背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