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 基本解釋
埭 詳細解釋
埭 國語(yǔ)辭典
名
-
防水的土壩。《晉書(shū)·卷七九·謝玄傳》:「堰呂梁水,樹(shù)柵,立七埭為派,擁二岸之流,以利運漕,自此公私利便?!?/span>
-
地名用字。如安徽省的石埭,浙江省的鐘埭。
-
吳語(yǔ)。量詞。計算來(lái)回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趟」。《海上花列傳·第二回》:「我教娘姨到棧房裡看仔耐幾埭,說(shuō)是勿曾來(lái)?!?/span>
【漢典】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huì )】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以土堰水也。往來(lái)舟舶征之所,兩岸樹(shù)轉軸,遇舟過(guò),以綆繫舟尾,或以人,或以牛,推軸輓之而前?!緯x中興書(shū)】以牛車(chē)牽埭,取其稅。
又謝元堰呂梁埭通漕。
又地名。石埭,在池州東南?!惧居钣洝抠F池之源有兩石,橫亙溪上如埭,因名?!?span style="display:inline-block;position:relative;width:18.0px;height:21.6px;vertical-align:middle;">通作。俗作埭。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