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昆侖
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寫(xiě)作"昆侖"。昆侖山。在新疆西藏之間,西接帕米爾高原,東延入青海境內。勢極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達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話(huà)傳說(shuō),昆侖山上有瑤池﹑閬苑﹑增城﹑縣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國名?!稌?shū).禹貢》:"織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敘。"孔傳:"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一說(shuō)此指昆侖山??追f達疏引鄭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侖﹑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印半島南部及南洋諸島各國或其國人。 5."昆侖奴"的省稱(chēng)。 6.泛指奴仆。 7.特指昆侖奴磨勒。 8.古代稱(chēng)皮膚黑色的人。 9.指玉制酒器。 10.酒名。"昆侖觴"的省稱(chēng)。 11.道教語(yǔ)。指頭腦。 12.臍之別名。
-----------------
國語(yǔ)辭典山脈名。參見(jiàn)「昆侖山脈」條。
山名。參見(jiàn)「昆侖山」條。
古代泛指中南半島南部及南洋群島一帶的居民。為現今的馬來(lái)人種。見(jiàn)《舊唐書(shū).卷一九七.南蠻西南蠻傳.林邑傳》。
稱(chēng)皮膚黑的人。《晉書(shū).卷三二.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時(shí)后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cháng)而色黑,宮人皆謂之昆侖?!?/span>
道家稱(chēng)頭為「昆侖」。見(jiàn)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二.上部經(jīng)》。
? 漢典
昆侖 網(wǎng)絡(luò )解釋
百度百科
昆侖 (百度發(fā)布的AI芯片)
昆侖 (詞語(yǔ)解釋?zhuān)?/h3>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