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
-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別稱(chēng):~劇?!弟婇y。
- 〔~花〕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橢圓形,開(kāi)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供觀(guān)賞,亦可做香料,通稱(chēng)“木犀”;簡(jiǎn)稱(chēng)“桂”,如“金~”,“~子飄香”、“~輪”(月的別稱(chēng),相傳月中植桂花。亦稱(chēng)“桂魄”)。
- 姓。
英語(yǔ) cassia or cinnamon
德語(yǔ) Duftblütenbaum (S)?,Lorbeerbaum (S)?,Osmanthus (S, Bio)?,Gui (Eig, Fam)
法語(yǔ) cannelier,laurier,cassia
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木,圭聲。本義:木名。《說(shuō)文》:“江南木,百藥之長(cháng)。”)
(2)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常綠喬木,花黃色,果實(shí)黑色,樹(shù)皮可做健胃劑,又可調味 [cassiabark tree]
芩藭厚樸桂栝蔞。——《急就篇》
(3) 月桂屬的喬木或灌木,尤指月桂,其葉子被古希臘人用來(lái)為德?tīng)栰成窆鸸诟偧歼\動(dòng)的勝利者加冠 [laurel;bay tree]
(4) 即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亦稱(chēng)“桂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橢圓形,花黃色或黃白色,極芳香,果黑色?;勺飨懔?[sweet-osmanthus]
問(wèn)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又如:桂靄(桂花的香氣);桂魄(相傳月中有桂,因以借指月亮);桂醑(桂花美酒);桂花(月光);桂殿涼蟾(月亮的別稱(chēng)。傳說(shuō)月亮里有桂樹(shù)和蟾蜍而得名)
(5) 廣西簡(jiǎn)稱(chēng) [Guangxi]。
如:桂海(南海的別稱(chēng)。指南方廣西等地)
(6) 姓
常用詞組
桂 國語(yǔ)辭典
-
參見(jiàn)「肉桂」、「桂樹(shù)」等條。
-
傳說(shuō)月中有桂樹(shù),故以桂借指月亮。唐·李嶠〈人日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制〉詩(shī):「桂吐半輪迎此夜,蓂開(kāi)七葉應今朝?!?/span>
-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jiǎn)稱(chēng)。
-
姓。如漢代有桂褒。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huì )】涓惠切【正韻】居胃切,音昋?!菊f(shuō)文】江南木,百藥之長(cháng)?!径Y·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颈静輬D經(jīng)】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yáng)?!緺栄?middot;釋木】梫,木桂?!咎K恭云】牡桂卽木桂也?!倦x騷經(jīng)】雜申椒與菌桂。
又【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净茨?middot;招隱士】桂樹(shù)叢生兮山之幽。
又桂林,郡名?!臼酚?middot;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又姓?!拘赵贰繚h末,陽(yáng)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江南木,百藥之長(cháng)。從木圭聲。古惠切
(桂)江南木。本艸曰:桂生桂陽(yáng),牡桂生南海山谷,箘桂生交趾、桂林山谷。百藥之長(cháng)。本艸經(jīng)木部上品首列牡桂、菌桂。箘桂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顔色,爲諸藥先聘通使。故許云:百藥之長(cháng)。檀弓、內則皆薑桂竝言。劉逵引本艸經(jīng)正文曰:菌桂,圓如竹,出交趾。然則其樹(shù)正圓如竹,故名箘桂。今本艸云:無(wú)骨,正圓如竹。不系之正文。無(wú)骨,葢謂空心也。左思賦:邛竹緣嶺,箘桂臨崖。正以竹之實(shí)中者與桂之虛中者反對也。從木圭聲。古惠切。十六部。
桂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kuei?? 唐代讀音 *guèi日語(yǔ)讀音 KATSURA韓語(yǔ)羅馬 KYEY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qu?
客家話(huà) [梅縣腔] gwi5 [海陸腔] gui5 [客語(yǔ)拼音字匯] gui4 [陸豐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臺灣四縣腔] gui5 [東莞腔] gui5 [寶安腔] gui5粵語(yǔ) gwai3
近代音 見(jiàn)母 齊微韻 去聲 貴小空;中古音 見(jiàn)母 霽韻 去聲 桂小韻 古惠切 四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見(jiàn)母 齊部 ;王力系統:見(jiàn)母 支部 ;
桂 字源字形
| 楚系簡(jiǎn)帛 | 秦系簡(jiǎn)牘 | 說(shuō)文 | 隸書(shū) | 楷書(sh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