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ū
ㄐㄩ
部首 毛
部外 8
總筆畫(huà)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F1
3115354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fno|eqoi
hupfd
mhru
27712
拼音 jū
注音 ㄐㄩ
部首 毛 部外 8總筆畫(huà) 12
基本區 6BF1筆順 311535431234
● 毱
jū ㄐㄩˉ
【玉篇】巨六切【廣韻】【集韻】渠竹切,??音??。與鞠同。皮毛丸也?!酒!縿e作??。
蹋鞠也。從革匊聲。??,或從??。居六切
(鞠)蹋鞠也。劉向別錄曰:蹵鞠者,傳言黃帝所作?;蛟唬浩饝饑畷r(shí)。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蹵??二十五篇。郭樸注三蒼云:毛丸可蹋戲者曰鞠。按鞠,居六、求六二切。廣韻曰:今通謂之毬子。巨鳩切。古今字也。從革匊聲。三部。
(??)鞠或從??。??或字。
國際音標 t?y? 日語(yǔ)讀音 KEMARI
客家話(huà) [客英字典] kiuk7 [海陸腔] kiuk7 [梅縣腔] kiuk7 [臺灣四縣腔] kiuk7
重定向至「鞠」。
【加載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