玚 基本解釋
玚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未收錄“玚”字頭,請參考“瑒”字。)
【唐韻】【集韻】【韻會(huì )】丑亮切【正韻】尺亮切,音悵?!菊f(shuō)文】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拘煸弧凯懸噼家?。
又通作鬯?!局苷Z(yǔ)】奉玉鬯往獻?!驹]】鬯酒之圭,長(cháng)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
又【廣韻】徒杏切【集韻】丈梗切【韻會(huì )】杖梃切【正韻】杖梗切,音挺。義同。
又【集韻】待朗切【正韻】徒黨切,音蕩?!厩皾h·王莽傳】瑒琫瑒珌?!驹]】瑒,音蕩。玉名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huì )】余章切,音陽(yáng)。義同。
又人名?!静茇Аさ湔撜撐摹咳昴蠎劦颅I。
又唐有申屠瑒。
【漢典】
玚 字源字形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