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ǐ
ㄅㄧˇ
部首 米
部外 4
總筆畫(huà) 10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C83
431234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xxn
fdpp
ufrr
92910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米 部外 4總筆畫(huà) 10
基本區 7C83筆順 4312341535
● 粃
bǐ ㄅㄧˇ
英語(yǔ) empty husks of grain
德語(yǔ) Spreu (S, Agrar)?,unreife Getreidek?rner
法語(yǔ) grain creux
「秕 」的異體字。
【集韻】補履切,音比?!菊f(shuō)文】不成粟也?!緯?shū)·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粃?!厩f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又【正韻】補委切,音彼。
又【篇?!糠恐?,音琵。義??同。
又【揚子·方言】粃,不知也?!驹]】今淮楚閒語(yǔ)呼如非也?! 居衿克罪踝?。
不成粟也。從禾比聲。卑履切
(秕)不成粟也。按不成粟之字從禾,惡米之字從米,而皆比聲。此其別也。左傳:若其不具,用秕粺也。杜云:秕,穀不成者。僞古文云:若粟之有秕。呂覽云: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後生者多秕,是故其耨也,長(cháng)其兄而去其弟。按今俗??穀之不充者曰癟。補結切。卽秕之俗音俗字也。引伸之凡敗者曰秕。漢書(shū)曰:秕我王度。從禾比聲。卑履切。十五部。
國際音標 pi??? 日語(yǔ)讀音 SHIINA韓語(yǔ)羅馬 PI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t?
客家話(huà) [客英字典] bi3 [梅縣腔] bi3 pi1 [臺灣四縣腔] pi1 [海陸腔] pi1粵語(yǔ) pei4潮州話(huà) bi2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黃侃系統:幫母 灰部 ;王力系統:幫母 脂部 ;
重定向至「秕」。
【加載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