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基本解釋
● 譚
- 延及;綿延相續?!豆茏?middot;侈靡》:“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
- 連接不斷;相互連屬?!段倪x·成公綏〈嘯賦〉》:“怫鬱衝流,參譚雲屬。”
- 宏大;廣大?!洞蟠鞫Y記·子張問(wèn)入官》:“修業(yè)居久而譚。”
- 古代諸侯國。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東龍山鎮一帶,公元前684年被齊國所滅?!洞呵?middot;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
- 形容深沉的樣子,通“覃”?!洞蟠鞫Y記·子張問(wèn)入官》:“修業(yè)居久而譚。”
- 表示談?wù)f(shuō)或稱(chēng)說(shuō),同“談”?!肚f子·則陽(yáng)》:“夫子何不譚我於王?”
- 指話(huà)語(yǔ),同“談”?!度龂?middot;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 姓?!锻ㄖ?middot;氏族略二》:“譚氏,子爵。莊公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歷城有古譚城。子孫以國為氏。”
英語(yǔ) surname; to talk
德語(yǔ) Nachname ,Tan (Eig, Fam)
法語(yǔ) (nom de famille)?
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譚
動(dòng)
(1) (形聲。從言,覃聲。本義:同「談」,說(shuō))
(2) 同本義 [talk]
夫子何不譚我於王。——《莊子·則陽(yáng)》
又如:譚笑(談笑);譚藝(談?wù)撐膶W(xué)藝術(shù));譚說(shuō)(議論;談?wù)?;譚吐(說(shuō)話(huà)時(shí)的措詞和態(tài)度);譚助(談資);譚言微中(說(shuō)話(huà)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3) 綿延相及 [have an effect on]
不稱(chēng)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管子》
詞性變化
◎ 譚
形
宏大,廣大 [big]
富恭有本能圖,修業(yè)居久而譚。——《大戴禮記》。王聘珍解詁:「《廣韻》:『譚,大也?!粯I(yè)安於久而自大也?!?/p>
◎ 譚
名
(1) 同「談」。言論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views on 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譚。——陳壽《三國志》
(2) 古代國名 [Tan state]。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東龍山鎮附近。公元前684年爲齊所滅
(3) 姓
(4) 另見(jiàn) xún
譚 國語(yǔ)辭典
-
安而放縱的樣子。《大戴禮記·子張問(wèn)入官》:「富恭有本能圖,脩業(yè)居久而譚?!?/span>
-
言論。如:「天方夜譚」、「風(fēng)俗奇譚」。同「談 」。
-
姓。如清代有譚嗣同。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huì )】徒南切,音覃?!居衿看笠?,誕也,著(zhù)也?!敬蟠鞫Y·子張問(wèn)入官】修業(yè)居久而譚?!驹]】謂安縱也?!境晒?middot;嘯賦】參譚雲屬?!驹]】譚,猶著(zhù)也。參譚,不絕。
又國名?!敬呵?middot;莊十年】譚子奔莒?!径旁]】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
又姓。譚子之後?!踞釢h·逸民傳】太原譚賢。
又【正韻】與談同?!疚褐?middot;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厩f子·則陽(yáng)篇】夫子何不譚我于王。
又通作覃?!驹?shī)·大雅】實(shí)覃實(shí)訏?!距嵐{】覃或作譚。
又【廣韻】【集韻】徒感切,覃上聲。亦大也。
又葉徒黃切,音唐?!炯本驼隆坎芨毁F,尹李桑。蕭彭祖,屈宗譚?! 菊f(shuō)文】本作〈言〉。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從邑覃聲。徒含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墩f(shuō)文注義》有譚長(cháng),疑後人傳寫(xiě)之誤。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衞風(fēng)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wú)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從邑聲。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shī)、春秋、公、榖皆作譚。許書(shū)又無(wú)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勺C司馬所據正作。譚古今字也。許書(shū)有譚長(cháng),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譚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n?? 日語(yǔ)讀音 HANASHI韓語(yǔ)羅馬 TAM現代韓語(yǔ) ?
客家話(huà) [海陸腔] tam2 [梅縣腔] tam2 [臺灣四縣腔] tam2 [東莞腔] tam2 [陸豐腔] tam3 [客英字典] tam2 [客語(yǔ)拼音字匯] tam2 [寶安腔] tam2粵語(yǔ) taam4
近代音 透母 監鹹韻 平聲陽(yáng) 覃小空;中古音 定母 覃韻 平聲 覃小韻 徒含切 一等 開(kāi)口;定母 感韻 上聲 禫小韻 徒感切 一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定母 覃部 ;王力系統:定母 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