頄 國語(yǔ)辭典
名
顴骨。《易經(jīng)·夬卦·九三》:「壯于頄,有兇?!?/span>三國魏·王弼·注:「頄,面權也?!?/span>
(一)?之又音。
【漢典】
(說(shuō)文解字未收錄“頄”字頭,請參考“頯”字:)
《說(shuō)文解字》
權也。從頁(yè)聲。渠追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頯)權也。權者今之顴字。戰國策。眉目準頞權衡。犀角偃月。其字正作權。易夬九三。壯于頄。王云。面權也。翟云。面顴、頰間骨也。鄭作頯。頯、夾面也。王與許說(shuō)同。國策謂之權衡者、象其平也。按大玄視次四頯須姝爲韻。今本頯作?。誤。肉部曰。肫者、面頯也。儀禮釋文引說(shuō)文肫章允反。漢高祖隆準。準與肫音同。故應劭曰。隆、高也。準、頰權準也。入聲、音拙。則字又作?。從。聲。渠追切。按古音仇、在三部。是以蜀才作仇也。三篇?部從肉聲。讀如逵。逵同馗。讀如仇。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