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
- 日無(wú)色?!墩h文•日部》:「普,日無(wú)色也?!?/li>
- 普遍;全面?!兑?bull;乾》:「見(jiàn)龍在田,德施普也?!?/li>
- 吐蕃稱(chēng)成年男子為「普」?!缎绿茣?shū)•吐蕃傳上》:「其俗謂彊雄日贊,丈夫日普,故號君長(cháng)為贊普?!?/li>
- 廣大?!赌?bull;尚賢中》:「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li>
- 對歷史上普魯士公國的簡(jiǎn)稱(chēng)。如:普法戰爭;普奧同盟。
- 姓?!稄V韻•姥韻》:「普,姓也?!?/li>
英語(yǔ)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德語(yǔ) durchg?ngig, allgemein
法語(yǔ) universel,général
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會(huì )意兼形聲。小篆字形,從日,從並?!竵K」亦可以看作聲?!钙铡故嵌藖K排站著(zhù)。本義:日無(wú)光)
(2) 同本義 [dusky]
普,日無(wú)色也。——《說(shuō)文》。徐鍇注:「日無(wú)光,則近遠皆同?!?/p>
(3) 遍,普遍;全面。通「溥」。 [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
普天之下。——《孟子·萬(wàn)章下》
廣矣普矣。——《文選·宋評論·高唐賦》
天麗且彌,地普而深。——《漢書(shū)·揚雄傳下》
普施明法。——《史記·秦始皇本紀》
普天一統,於是定矣。——《三國志·吳主傳》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賜與;普遍施與);普存(普遍富足);普訊(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與);普恩(普施的恩澤)
(4) 廣大 [universal]
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詞性變化
名
(1) 對歷史上普魯士王國的簡(jiǎn)稱(chēng) [Prussia]。
如:普法戰爭
(2) 吐蕃俗稱(chēng)丈夫(成年男子)爲普 [husband]
(3) 姓
常用詞組
普 國語(yǔ)辭典
-
廣大而周遍。如:「普通」、「普遍」、「普級」。《孟子·萬(wàn)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span>
-
普魯士的簡(jiǎn)稱(chēng)。如:「普法戰爭」。
-
姓。如元代有普恩,明代有普泰。
普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p?u??? 日語(yǔ)讀音 AMANESHI韓語(yǔ)羅馬 PO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ph?
客家話(huà) [東莞腔] pu1 [陸豐腔] pu3 [梅縣腔] pu1 [沙頭角腔] pu1 [客英字典] pu1 pu3 [臺灣四縣腔] pu1 pu3 [客語(yǔ)拼音字匯] pu1 [海陸腔] pu1 pu3 [寶安腔] pu1粵語(yǔ) pou2
近代音 滂母 魚(yú)模韻 上聲 普小空;中古音 滂母 姥韻 上聲 普小韻 滂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滂母 模部 ;王力系統:滂母 魚(yú)部 ;
普 字源字形
| 說(shuō)文 | 隸書(shū) | 楷書(sh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