梮 詳細解釋
梮 國語(yǔ)辭典
名
-
古代送飯食的器具。《廣韻·入聲·燭韻》:「梮,輿食器也?!?/span>
-
運土的器具。《國語(yǔ)·周語(yǔ)中》:「收而場(chǎng)功,?而畚梮?!?/span>三國吳·韋昭·注:「梮,舉土之器?!?/span>
-
行走山路時(shí)安裝在鞋底的錐形物,有防滑的作用。《漢書(shū)·卷二九·溝洫志》:「泥行乘橇,山行則梮?!?/span>
【漢典】
(說(shuō)文解字未收錄「梮」字頭,請參考「?」字:)
《說(shuō)文解字》
舉食者。從木具聲。俱燭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所?舉食者。所?二字今補。按?梮二字同。?、四圍有周。無(wú)足。置食物其中。人舁以進(jìn)。別於案者、案一人扛之。?二人對舉之也。漢書(shū)溝洫志。山行則梮。韋昭曰。梮、木器。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左傳襄九年。陳?ài)螚x。杜曰。梮、土轝也。梮同?。人轝、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史記梮作檋。許則云山行乗欙。而盛土之梮孟子、毛傳皆謂之虆。虆卽欙字。梮卽?字。應劭注漢書(shū)曰。梮、或作欙。爲人所牽引也。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故曰欙??讻_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乃誤字也。從木。聲。俱燭切。古音在四部。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