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 詳細解釋
祟 國語(yǔ)辭典
動(dòng)
作怪、為害。《管子·權修》:「上恃龜筮,好用巫醫,則鬼神驟祟?!?/span>《莊子·天道》:「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span>
名
災禍。《戰國策·齊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kāi)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span>《紅樓夢(mèng)·第七二回》:「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
副
做事不光明正大。如:「他做事鬼鬼祟祟?!?/span>
【漢典】
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 甲骨文 | 楚系簡(jiǎn)帛 | 說(shuō)文 | 秦系簡(jiǎn)牘 | 楷書(shū) |
字形對比
內地
臺灣
香港
日本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