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 古國名。嬴姓諸侯國,周孝王封伯益之後非子為附庸,建都於秦邑?!妒酚?middot;秦本紀》:「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li>
- 朝代名。中國第一個(gè)專(zhuān)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由嬴政建立,定都咸陽(yáng)?!段墨I通考·帝系·帝號歷年》:「秦始皇,伯翳之後,莊襄王之子……盡滅六國,稱(chēng)始皇帝?!?/li>
- 漢時(shí)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chēng)呼?!稘h書(shū)·西域傳下》:「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丐若馬?!弧?/li>
- 春秋時(shí)魯地名。在今河南省范縣境內?!洞呵?middot;莊公三十一年》:「秋築臺于秦?!?/li>
- 東晉十六國王朝名。前秦(苻健建立)、後秦(姚萇建立)、西秦(乞伏國仁建立)?!稌x書(shū)·載記》:「苻健僭稱(chēng)天王,國號大秦……姚萇僭即皇帝位於長(cháng)安,國號大秦?!?/li>
- 禾名。指一種穀物?!墩f(shuō)文·禾部》:「秦,禾名?!?/li>
- 香草名。一說(shuō)為木名?!段倪x·宋玉〈風(fēng)賦〉》:「獵蕙草,離秦衡?!?/li>
- 陝西省的簡(jiǎn)稱(chēng)。因春秋戰國時(shí)秦國核心區域在此而得名。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一》:「陝西,古秦地也?!?/li>
- 姓。源出嬴姓,以國為氏?!锻ㄖ?middot;氏族略二》:「秦氏,嬴姓。少皞之後也,以臯陶為始祖……秦之子孫以國為氏焉?!?/li>
英語(yǔ)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德語(yǔ) Qin (Eig, Fam)?,Qin, auch Ch’in oder Ts’in, (778 v. Chr. – 207 v. Chr.)? war ein K?nigreich in China w?hrend de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sowie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Der Staat Qin verfolgte eine expansive Politik, die dazu führte, dass es ganz China zum ersten Mal vereinte und zur Gründung der Qin-Dynastie führte. Der Ahnenname des Hauses Qin lautet Yíng 嬴, der Clanname ebenso wie das Reich: Qin.
法語(yǔ) riz,(nom de famille)?
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秦 Qín
名
(1) (會(huì )意。從禾,從舂省。本義:禾名。假借爲專(zhuān)名用字)
(2)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後代
秦, 伯益之後所封國。——《說(shuō)文》。 朱駿聲曰:「地宜禾,在今 甘肅秦州清水縣?!?/p>
(3) 古國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國,孝公時(shí),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定都咸陽(yáng)
(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國(在今陝西甘肅一帶)統一全中國後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gè)中央集權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
秦王不說(shuō)。——《戰國策·魏策》
秦滅 韓亡 魏。
秦王色撓。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遙遠,互不相關(guān));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權)
(5) 漢時(shí)西域諸國沿稱(chēng)中國爲秦 [China]
昔爲形與影,今爲胡與 秦。——《樂(lè )府詩(shī)選》
又如:秦人(秦代統一後,北方與西方鄰國往往稱(chēng)中國人爲秦人);秦地(漢時(shí)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chēng)呼)
(6) 古地區名 [Qin district]指今陝西省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shí)爲秦國地,故名。
如:秦聲(陝、甘一帶的戲曲音樂(lè ));秦川(古地區名。在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秦弓(指古時(shí)秦地所產(chǎn)的弓);秦客(秦地來(lái)的人)
(7) 陝西省的簡(jiǎn)稱(chēng) [Shanxi province]。
如: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中(古地區名。指今陝西中部平原地區)
(8) 通「螓」。蟬的一種。螓首 [a cicada-like insect]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發(fā)。——《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常用詞組
秦 國語(yǔ)辭典
-
朝代名。參見(jiàn)「秦朝 」條。
-
陝西省的簡(jiǎn)稱(chēng)。
-
姓。如宋代有秦觀(guān)。
〔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lèi)篇】【韻會(huì )】【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菊f(shuō)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驹?shī)·秦風(fēng)·車(chē)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niǎo)鼠山之東北?!臼琛拷袂赝?,秦谷也?!卷崟?huì )】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踞屆壳?,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臼酚?middot;項羽紀】三分關(guān)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踞釢h·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cháng)大平正,有類(lèi)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shuō)文】一曰秦,禾名。
又葉慈良切,音牆?!疽琢帧坑耔电?,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籒文秦從秝。匠鄰切
(秦)伯益之後所封國。鄭詩(shī)諩曰:秦者,隴西谷名,於禹貢近雍州鳥(niǎo)鼠之山。堯時(shí)有伯翳者,實(shí)皐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旣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niǎo)獸,賜姓曰嬴,歷夏商興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孫非子養馬於汧謂之間。孝王封非子爲附庸,邑之於秦谷,至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車(chē)馬禮樂(lè )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秦之變風(fēng)始作。按伯益、伯翳實(shí)一人,臯陶之子也。今甘肅秦州淸水縣有故秦城。漢地理志之隴西秦亭,秦谷也。地宜禾。從禾,舂省。地宜禾者,說(shuō)字形所以從禾從舂也。職方氏曰:雍州穀宜黍稷,豈秦穀獨宜禾與。匠鄰切。十二部。按此字不以舂禾會(huì )意爲本義,以地名爲本義者,通人所傳如是也。一曰秦,禾名。此別一義。
()籒文秦,從秝。
秦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in?? 唐代讀音 *dzhin韓語(yǔ)羅馬 CIN現代韓語(yǔ) ?
客家話(huà) [客英字典] cin2 [陸豐腔] cin3 [東莞腔] cin2 [海陸腔] cin2 [梅縣腔] cin2 [臺灣四縣腔] cin2 [寶安腔] cin2 [客語(yǔ)拼音字匯] qin2粵語(yǔ) ceon4
近代音 清母 真文韻 平聲陽(yáng) 秦小空;中古音 從母 眞韻 平聲 秦小韻 匠鄰切 三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從母 先部 ;王力系統:從母 真部 ;
秦 字源字形
|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jiǎn)帛 | 說(shuō)文 | 隸書(shū) | 楷書(sh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