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
- 站起,坐起,起來(lái)?!蹲髠?bull;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li>
- 特指起床?!抖Y記•內則》:「孺子蚤寢晏起?!?/li>
- 豎立,豎起?!稌?shū)•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風(fēng),禾則盡起?!?/li>
- 興起,發(fā)生?!兑?bull;姤》:「包無(wú)魚(yú),起兇?!?/li>
- 飛?!秾O子•行軍》:「鳥(niǎo)起者,伏也?!?/li>
- 升起?!盾髯?bull;儒效》:「如是則貴名起,如日月?!?/li>
- 凸起;突起。宋孔平仲《續世説•讒險》:「義府勃然變色,腮頸俱起?!?/li>
- 出發(fā),動(dòng)身?!赌?bull;公輸》:「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li>
- 治癒?!秴问洗呵?bull;察賢》:「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萬(wàn)也?!?/li>
- 使死者復活?!秶Z(yǔ)•吳語(yǔ)》:「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li>
- 舉用;徵聘?!稇饑?bull;秦策二》:「起樗里子於國?!?/li>
- 應聘;岀仕?!稏|觀(guān)漢記•李業(yè)傳》:「公孫述欲徵李業(yè),業(yè)固不起?!?/li>
- 出身?!稘h書(shū)•蕭何曹參傳贊》:「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li>
- 扶持?!秶Z(yǔ)•晉語(yǔ)四》:「平王勞而德之,而賜之盟質(zhì),曰:『世相起也?!弧?/li>
- 開(kāi)始?!秾O子算經(jīng)》卷上:「度之所起,起于忽?!?/li>
- 詩(shī)文結構或章法的開(kāi)頭?!都t樓夢(mèng)》第四十八回:「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xué)?不過(guò)是起、承、轉、合?!?/li>
- 興建?!稘h書(shū)•郊祀志下》:「起步毒宮?!?/li>
- 建立,設置?!抖Y記•禮運》:「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li>
- 草擬?!独m漢書(shū)•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shū)起草?!?/li>
- 跑,疾趨?!秴问萧┣?bull;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之地矣?!?/li>
- 翻動(dòng),疏鬆?!洱R民要術(shù)•種胡荽》:「開(kāi)春凍解地起,有潤澤時(shí),急接澤種之?!?/li>
- 取用證件、書(shū)信等?!毒劳ㄑ?bull;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謝了主考,辭了提學(xué)。墳前祭掃了。起了文書(shū)?!?/li>
- 搬運?!度辶滞馐贰返谖迨兀骸给P四老爹又叫萬(wàn)中書(shū)親自到承恩寺起了行李來(lái)?!?/li>
- 開(kāi)徵(賦役)?!豆茏?bull;臣乘馬》:「起一人之繇,百畝不舉;起十人之繇,千畝不舉?!?/li>
- 割??;剝取。宋王講《唐語(yǔ)林•補遺二》:「時(shí)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層布於巨胡餅?!?/li>
- 蠶兒打眠後脫殼起食。唐韓愈《潮州祭神文五首》之二:「蠶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li>
- 啟發(fā),開(kāi)導?!墩撜Z(yǔ)•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shī)》已矣?!弧?/li>
- 開(kāi)啟,張開(kāi)?!毒劳ㄑ?bull;白娘子永鎮雷峯塔》:「那婦人同丫鬟下船,見(jiàn)了許宣,起一點(diǎn)朱唇,露兩行碎玉,向前道一個(gè)萬(wàn)福?!?/li>
- 取出?!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十三:「又叫人起出骨殖來(lái)與他帶去?!?/li>
- 清代宮廷用語(yǔ),指皇帝召見(jiàn)?!敦撈亻f談》第二十六回:「陸大軍機歇息一會(huì ),上頭叫起,陸大軍機就和一班大臣進(jìn)去?!?/li>
- 扮演角色,即某角飾何人叫「起」?!吨腥A大字典•走部》:「起,演劇,某腳飾何人亦曰起?!?/li>
- 用在動(dòng)詞後,表示動(dòng)作的趨向、開(kāi)始或完成,表示動(dòng)作關(guān)涉到某事物。唐吳融《野廟》:「日暮鳥(niǎo)歸人散盡,野風(fēng)吹起紙錢(qián)灰?!?/li>
- 用在動(dòng)詞後。常跟「不、得」連用,表示夠得上、經(jīng)受得住或夠不上、經(jīng)受不住?!毒劳ㄑ?bull;呂大郎還金完骨肉》:「討賒賬不起,不得脫身?!?/li>
- 介詞。放在時(shí)間或處所詞的前面,表示始點(diǎn),相當於「從、自、由」?!赌?bull;備城門(mén)》:「百步一櫳樅,起地高五丈?!?/li>
- 量詞?!都t樓夢(mèng)》第二十回:「你只護著(zhù)那起狐貍,那裏還認得我了呢?」
- 姓?!墩滞?bull;走部》:「起,姓。明舉人起堂?!?/li>
英語(yǔ) rise, stand up; go up; begin
德語(yǔ) aufsteigen, aufstehen (V)
法語(yǔ) augmenter,soulever,se lever,se dresser
起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dòng)
(1) (形聲。從走,己聲。本義: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義 [stand up]
起,能立也。——《說(shuō)文》
曩子坐,今子起。——《莊子·齊物論》
載起載行。——《詩(shī)·小雅·沔水》
請業(yè)則起。——《禮記·曲禮》
子墨子起。——《墨子·公輸》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shuō)》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shī)自序》
又如:起在(起來(lái));起舞(起身而舞。歡欣的樣子);起坐(起立與坐下);起謝(起立謝過(guò))
(3) 起牀 [get up;get out of bed]
起視四境。——宋· 蘇洵《六國論》
不敢同臥起。——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起去(指起牀);起炕(起牀)
(4) 產(chǎn)生;發(fā)生 [produce;happen;take place]
自董卓以來(lái),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陳壽《隆中對》
夫齁聲起。——《虞初新志·秋聲詩(shī)自序》
起於遠近之比例。——蔡元培《圖畫(huà)》
十日而變已起。——清· 梁?jiǎn)櫝?/span>《譚嗣同傳》
又如:起騍(驢、馬發(fā)情);起病(生病);起楞(一楞楞高起);起念(產(chǎn)生某種想法)
(5) 開(kāi)始;開(kāi)端 [start;begin]
項莊拔劍起舞。——《史記·項羽本紀》
語(yǔ)從何起。——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碼);起爲頭(開(kāi)頭);起工(動(dòng)工;開(kāi)工)
(6) 源起;起因於 [cause;origin]
辛苦遭逢起一徑。——宋· 文天祥《過(guò)零丁洋》詩(shī)
又如:起首(發(fā)端;原由);起倒(說(shuō)頭;緣由);起本(起因;由來(lái))
(7) 治癒;病癒。亦謂復甦 [cure]。
如:起病(慶賀病癒);起死(使病篤者復活);起禾(使禾苗直立復甦)
(8) 起身,動(dòng)起來(lái),採取行動(dòng) [start]
廣起。——《史記·陳涉世家》
驚起一灘鷗鷺。——宋· 李清照《如夢(mèng)令》
君起以伸其憤。——張溥《五人墓碑記》
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類(lèi)鈔·戰事類(lèi)》
又如:起車(chē)(把貨物裝車(chē),起程出發(fā));起押(押解上路);起馬(騎馬動(dòng)身啓程);起徵(出征)
(9) 起義,起事,鬧事 [insurgence;rise in rebellion]
並舉而爭起。——漢· 賈誼《論積貯疏》
並起而亡秦族。—— 漢· 賈誼《過(guò)秦論上》
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王起師於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注:「發(fā)也?!?/p>
英、 霍山師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又如:起點(diǎn)(點(diǎn)兵[出發(fā)]);起碇(借指軍隊開(kāi)拔);起首(起事)
(10) 隆起,凸起,聳立 [protruding]
執圖詣寺,有古陵蔚起。——《聊齋志異·促織》
四面峭壁拔起。——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石峯片片夾起。——《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11) 草擬 [draw up]
這訃帖底稿,是那個(gè)起的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12) 使疏鬆 [loosen]
春鋤,起地;夏爲鋤草。——《種穀》。石聲漢校釋:「起,使土疏鬆?!?/p>
(13) 扶持 [help sustain]
世相起也。——《國語(yǔ)》。韋昭注:「起,扶持也?!?/p>
(14) 取[證件、書(shū)信等] [get]
先在府縣起了文書(shū)。——《鏡花緣》
(15) 興建;建造 [build;construct]。
如:起屋(建造房屋);起造(建造);起冢(營(yíng)造墳墓);起樓(造樓)
(16) 徵收;徵召 [levy;collect;call up]。
如:起差(徵派);起集(徵集);起動(dòng)(徵用)
(17) 使死者復活 [bring back to life]。
如:起屍(使死人復活);起生(死而復生)
(18) 舉用 [employ]。
如:起廢(重新振興已被廢棄的事物)
(19) 啓發(fā) [arouse]。
如:起予(能啓發(fā)自己的觀(guān)念和想法;指啓發(fā)他人)
(20) 離開(kāi);除去 [remove;leave the original position]。
如:起油(除油);起釘子(拔除釘子)
(21) 開(kāi)啓,張開(kāi) [open]。
如:起齒(張脣露齒;開(kāi)口);起張(張開(kāi);掀開(kāi))
(22) 搬運 [carry]。
如:起駁(起撥。用駁船將貨物運到岸上)
(23) 出身 [be born of;come from]
應元起掾吏。—— 清· 邵長(cháng)蘅《青門(mén)剩稿》
詞性變化
量
(1) 羣;組 [group;lot]。
如:一起客人;又一起亂兵
(2) 批 [batch]。
如:分兩起出發(fā)
(3) 次,回 [time]。
如:同樣的事情,一天發(fā)生數起;第二起
(4) 病例;案例 [case;instance]。
如:兩起大腦炎;五起離婚案
介
放在時(shí)間或處所詞的前面,表示始點(diǎn),相當於「從」、「自」、「由」 [from]。
如:起這兒剪下來(lái);我起北京來(lái)
副
(1) 用在動(dòng)詞後作爲補足語(yǔ),表示動(dòng)作的向上方向 [used as a complement after a verb indicating the upward direction]
捲起千堆雪。——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小蟲(chóng)躍起。——《聊齋志異·促織》
躍起持之哭。——清· 邵長(cháng)蘅《青門(mén)剩稿》
又如:拿起雨傘就走;擡起頭來(lái)一看;唱起歌,跳起舞
(2) 用在動(dòng)詞後,常與「不、得」連用,表示能或不能經(jīng)受住,夠或不夠標準 [used after a verb together with 「得」or 「不」as meaning 『can afford'or 『cannot afford']。
如:看得起;看不起;買(mǎi)得起,買(mǎi)不起;經(jīng)不起考驗
常用詞組
起 國語(yǔ)辭典
-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來(lái)」。《禮記·曲禮上》:「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span>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shū)〉:「垂死病中驚坐起,闇風(fēng)吹雨入寒窗?!?/span>
-
起床、離開(kāi)床鋪。如:「早睡早起」。《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span>《禮記·內則》:「孺子蚤寢晏起,唯所欲食無(wú)時(shí)?!?/span>
-
始、開(kāi)始。如:「起迄」、「起筆」、「從今起」、「萬(wàn)事起頭難」。《漢書(shū)·卷一○○·敘傳下》:「以述《漢書(shū)》,起元高祖?!?/span>
-
發(fā)動(dòng)、產(chǎn)生。如:「起疑」、「起風(fēng)」、「肅然起敬」。《呂氏春秋·貴直論·直諫》:「百邪悉起?!?/span>漢·高祖〈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span>
-
復甦、痊癒、好轉。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國語(yǔ)·吳語(yǔ)》:「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span>《後漢書(shū)·卷三五·鄭玄傳》:「玄乃發(fā)墨守,鍼膏肓,起癈疾?!?/span>
-
取出。如:「起貨」、「起贓」、「起出兇刀一把?!?/span>
-
出仕、舉用。如:「起用」、「東山再起」。《戰國策·秦策二》:「召公孫顯於韓,起樗里子於國?!?/span>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lái)曾識淵明〉詞:「甚東山何事,當時(shí)也道,為蒼生起?!?/span>
-
擬訂。如:「起草章程」、「起個(gè)大綱」。
-
出身。《漢書(shū)·卷三九·蕭何曹參傳·贊曰》:「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shí)錄錄未有奇節?!?/span>
-
建築、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三國志·卷四七·吳書(shū)·吳主權傳》:「治城郭,起譙樓?!?/span>
-
詩(shī)文首句、首聯(lián)或首段。《通俗編·文學(xué)引范德機·詩(shī)法》:「作詩(shī)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span>
-
量詞:? ? 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lái)了兩起客人?!埂都t樓夢(mèng)·第四四回》:「且平兒又是個(gè)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 ? 計算事件發(fā)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fā)生了數起連環(huán)車(chē)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span>
-
置於動(dòng)詞之後,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只要談起女友,他便眉開(kāi)眼笑?!?/span>
-
置於動(dòng)詞之後,表示足夠或不夠的意思。如:「經(jīng)得起現實(shí)的考驗?!?、「承受不起輿論壓力?!?/span>
〔古文〕【廣韻】【正韻】墟里切【集韻】【韻會(huì )】口切,音杞?!菊f(shuō)文】能立也?!踞屆科?,舉也。平舉體也?!径Y·曲禮】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久献印侩u鳴而起。
又【書(shū)·益稷】元首起哉?!臼琛垦詿o(wú)廢事業(yè)。
又【禮·孔子閒居】無(wú)聲之樂(lè ),氣志旣起?!驹]】起,猶行也。
又【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驹]】起居,猶舉事動(dòng)作也。
又【論語(yǔ)】起予者,商也?!臼琛科?,猶發(fā)也。
又姓?!緩V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葉口舉切?!疽琢帧棵鞯掠櫧K,虎亂滋起。葉上父。
又葉去九切?!拘鞄?middot;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又,古文。
起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i??? 唐代讀音 *ki??日語(yǔ)讀音 OKIRU OKORU TATSU韓語(yǔ)羅馬 KI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kh?i
客家話(huà) [海陸腔] hi3 ki3 [客英字典] hi3 ki3 [臺灣四縣腔] hi3 ki3 [東莞腔] hi3 [沙頭角腔] hi3 ki3 [寶安腔] hi3 [陸豐腔] hi3 [梅縣腔] hi3 [客語(yǔ)拼音字匯] hi3粵語(yǔ) hei2潮州話(huà) ki2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上聲 起小空;中古音 溪母 止韻 上聲 起小韻 墟里切 三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咍部 ;王力系統:溪母 之部 ;
起 字源字形
| 楚系簡(jiǎn)帛 | 說(shuō)文 | 隸書(shū) | 楷書(sh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