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 基本解釋
● 邶
bèi ㄅㄟˋ①-③《廣韻》蒲昧切,去隊並。職部。④《集韻》補妹切,去隊幫。職部。
- 古國名。周武王滅商後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此,位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至湯陰縣東南一帶?!稘h書(shū)·地理志下》:「分其畿內為三國,《詩(shī)·風(fēng)》邶、庸、衛國是也?!?/li>
- 邶地之樂(lè )。指《詩(shī)經(jīng)》中《邶風(fēng)》十九篇?!蹲髠?middot;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
- 姓?!度f(wàn)姓統譜·隊韻》:「邶,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於邶,以國為氏?!?/li>
- 〔邶殿〕古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昌邑市西?!蹲髠?middot;襄公二十八年》:「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li>
英語(yǔ) place in today's Henan province
法語(yǔ) (lieu de la province du Henan)?
【漢典】
邶 國語(yǔ)辭典
名
-
國名。在今河南省淇縣北至湯陰縣一帶,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於此。
【漢典】
《說(shuō)文解字》
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從邑北聲。補妹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邶)故商邑。商,畿內之地也。邑,國也。商頌曰:商邑翼翼。自河內朝歌?北是也。河內朝歌,二志同。前志曰:朝歌,紂所都。詩(shī)諩曰:邶庸衞者,商紂畿內方十里之地。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敎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庸,東謂之衞。後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殺武庚,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矦。封康叔於衞,使爲之長(cháng)。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混而名之,從其國本而異之,爲邶庸衞之詩(shī)焉。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通典曰:故庸城在新鄉縣縣西南三十二里。從邑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