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從中古漢語(yǔ)(《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shī)經(jīng)》的韻部和諧聲系列(形聲字)來(lái)推測古代的發(fā)音,還可以用漢語(yǔ)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yǔ)系、壯侗語(yǔ)系、苗瑤語(yǔ)系等語(yǔ)言中的漢語(yǔ)同源詞和借詞)。 返回「埗」字
| 字頭(重定向至“埠”)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 埠 | 阜 | 魚(yú) | 捕 | ba?s | 人步今分別唐字 |
洪武正韻牋
| 字頭(重定向至“埠”)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 埠 | 步 | 薄故 | 五暮 | 模 | 去聲 |
分韻撮要
| 字頭(重定向至“埠”)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 埠 | 阜 | 非 | 修 | 第五修叟秀 | 陽(yáng)去 | 舶船埠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