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字典未收錄“剏”字頭,請參考“創(chuàng )”字。)
〔古文〕戧【唐韻】【集韻】【韻會(huì )】初良切【正韻】初莊切,音瘡?!菊f(shuō)文】傷也。本作刅,或作創(chuàng )?!拘煸弧看苏秳?chuàng )字。言刃所傷也?!厩皾h·曹參傳】身被七十創(chuàng )。
又【前漢·班固敘傳】禮義是創(chuàng )?!驹]】師古曰:創(chuàng ),始造之,音初良反。
又【唐韻】初亮切,瘡去聲。始也,造也?!久献印縿?chuàng )業(yè)垂統。
又傷也?!厩皾h·匈奴傳】人民創(chuàng )艾戰。
又懲也?!緯?shū)·益稷】子創(chuàng )若時(shí)?!驹]】禹自言懲丹朱之惡,不敢慢遊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鏘?,?,或作創(chuàng )?,毈?,玉聲。
又【玉篇】古文瘡字?!径Y·曲禮】頭有創(chuàng ),則沐。餘詳疒部十畫(huà)。
【漢典】
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創(chuàng )」。
| 金文 | 說(shuō)文 | 楷書(shū) |
字形對比
內地
臺灣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