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 基本解釋
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紡
動(dòng)
(1) (形聲。從糸( mì),方聲。本義:將絲麻纖維製成紗或線(xiàn))
(2) 同本義 [spin]
紡,網(wǎng)絲也。——《說(shuō)文》
紡焉以度而去之。——《左傳·昭公十九年》
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清· 周容《芋老人傳》
如:紡績(jì)(紡紗與績(jì)麻);紡手(指紡紗、紡線(xiàn)的人);紡緝(紡絲和緝麻)
(3) 通「繃」。捆綁,懸掛;束縛 [hang]
獻子執而紡於庭之槐。——《國語(yǔ)·晉語(yǔ)》。 韋昭注:「紡,懸也?!?/p>
詞性變化
◎ 紡
名
(1) 綢屬;素紗 [thin silk cloth;reeled pongee]。古指素色紗絹
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儀禮·聘禮》
(2) 又指平紋絲綢織物。
如:紡綢(絲織品名。質(zhì)地柔軟輕薄)
常用詞組
紡 國語(yǔ)辭典
-
柔軟細密的絲織品。如:「杭紡」。《儀禮·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span>
-
將絲、麻、棉等抽成線(xiàn)紗。《晉書(shū)·卷九○·良吏傳·吳隱之傳》:「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振親族,家人績(jì)紡以供朝夕?!?/span>
紡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fɑ???? 日語(yǔ)讀音 TSUMUGU韓語(yǔ)羅馬 PANG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v??ng
客家話(huà) [海陸腔] fong3 piong3 [寶安腔] fong3 [臺灣四縣腔] fong3 piong3 [梅縣腔] fong3 piong3 [客英字典] fong3 [客語(yǔ)拼音字匯] fong3 piong3 [沙頭角腔] fong3 [陸豐腔] piong3粵語(yǔ) fong2
近代音 中古音 敷母 養韻 上聲 髣小韻 妃兩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滂母 唐部 ;王力系統:滂母 陽(yáng)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