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shuō)文解字未收錄“羮”字頭,請參考“
??”字:)
《說(shuō)文解字》
五味盉羹也。從從羔?!对?shī)》曰:“亦有和。” ,或省。,或從美,省。羹,小篆從羔從美。古行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五味盉也。皿部曰:盉調味也。內則注曰:凡羹齊宜五味之和,米脣之糝。晏子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亨魚(yú)肉,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guò)。凡魚(yú)肉必用菜,菜謂之芼。儀禮:芼牛藿羊苦豕薇。芼及醯醢鹽梅,是之謂五味之和也。實(shí)於謂之羹。肉汁不和五味謂之大羹。從從羔。會(huì )意。凡從羔者,羔猶美也。古行切。古音在十部。詩(shī)曰:亦有和。商頌文。鍇本作羹。
()或省。
()或從美?省。羔下從美。今各本作兩羔。非也。
(羹)小篆從羔,從美。此是小篆,則知上三字古文、籒文也。不先小篆者、此亦丄部之例。
【漢典】
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羹」。
| 說(shuō)文 | 秦系簡(jiǎn)牘 | 楷書(shū) |
字形對比
內地
臺灣
香港
日本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