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í
ㄐㄧˊ
部首 月
部外 10
總筆畫(huà) 1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8C
3511413434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iwe
bfcb
qvoq
72227
拼音 jí
注音 ㄐㄧˊ
部首 月 部外 10總筆畫(huà) 14
基本區 818C筆順 35114134342511
● 膌
jí ㄐㄧˊ 《廣韻》秦昔切,入昔從。錫部。
英語(yǔ) to become emaciated
【唐韻】【廣韻】【集韻】【類(lèi)篇】??資昔切,音積?!菊f(shuō)文】瘦也。從肉,脊,意兼聲。今通作瘠?!居衿颗J也?!竟茏?middot;問(wèn)篇】時(shí)??稽帥馬牛之肥膌。
又【廣韻】【集韻】??秦昔切,音籍?!緩V韻】膌腹?!疚逡艏崱克拦且??! 绢?lèi)篇】亦作脨。
瘦也。從肉??聲。?,古文??從疒從朿,朿亦聲。資昔切
(膌)??也。??部曰:??,臞也。許欲令其義錯見(jiàn)也。膌亦作瘠,??亦作膄。凡人少肉則脊呂歷歷然,故其字從脊。大雅:串夷載路。箋云:路,瘠也。天意去殷之惡,就周之德,文王則侵伐混夷以瘠之。此讀路爲露也,瘠者露骨。從肉??聲。資昔切。十六部。
(?)古文膌,從??朿。朿,木芒也。木芒是老瘠之狀,故從朿。呂覽曰: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高云:棘,羸瘠也。詩(shī):棘人之欒欒。言羸瘠也。土亦有瘠土。按棘從竝朿,故高云爾。朿亦聲。朿聲與脊聲同十六部也。
國際音標 t?i??
粵語(yǔ) zek3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昔韻 入聲 籍小韻 秦昔切 三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從母 錫部 ;王力系統:從母 錫部 ;
【加載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