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 基本解釋
● 壓
- 指毀壞、坍塌?!墩f(shuō)文·土部》:「壓,壞也?!?/li>
- 指填塞或補塞?!墩f(shuō)文·土部》:「壓,塞補也?!?/li>
- 指用力擠壓或按壓?!秶Z(yǔ)·魯語(yǔ)下》:「夫棟折而榱崩,吾懼壓焉?!?/li>
- 指以權勢或力量壓制、迫使?!豆騻?middot;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li>
- 逼近?!蹲髠?middot;成公十六年》:「甲午晦,楚晨壓晉軍而陳?!?/li>
- 超越?!都t樓夢(mèng)》第八十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fēng)壓了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了東風(fēng)?!?/li>
- 克制?!冻o·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桉而學(xué)誦?!?/li>
- 覆蓋?!短?middot;李賀·雁門(mén)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kāi)?!?/li>
- 擱置?!段何?middot;東方》第三部第六章:「成社的事一直壓在她的心頭?!?/li>
- 蓋印?!赌墢∮^(guān)録法書(shū)上·東晉王羲之袁生帖》:「本帖左下角有一朱文大古印,文不能辨,後紙壓內府圖書(shū)之印?!?/li>
- 指殺害?!稇饑?middot;齊策三》:「刑馬壓羊,盟曰:『齊、衛後世,無(wú)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弧?/li>
- 賭博下注。如:「壓寶」
- 書(shū)法術(shù)語(yǔ)。指用食指上端壓緊筆管右側的運筆方法?!稓v代詩(shī)話(huà)·元詩(shī)·撥鐙》:「後主撥鐙法。蓋江南李後主云:『書(shū)有七字法,謂之撥鐙法,曰:擫、壓、鉤、揭、抵、導、送也?!弧?/li>
- 釀酒方法?!洱R民要術(shù)·作酢法》:「至十月中,如壓酒法,毛袋壓出,則貯之?!?/li>
● 壓
- 〔壓根兒〕多用於否定句,表示完全或從來(lái)。如:我壓根兒就不理解這件事。
英語(yǔ)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德語(yǔ) an erster Stelle, erstens ,ausdrücken, zerdrücken
法語(yǔ) complètement,presser,peser,réprimer,soumettre,contenir,dominer,pression
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壓
動(dòng)
(1) (形聲。從土,厭聲。本義:崩壞)
(2) 同本義 [collapse]
壓,壞也。——《說(shuō)文》
僑將壓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吾懼壓焉。——《國語(yǔ)·魯語(yǔ)》。注:「笮也?!?/span>
壤壓之變。——歐陽(yáng)修《新唐書(shū)》
又如:壓溺(土崩和水淹)
(3) 從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壓 [press]
千朵萬(wàn)朵壓枝低。——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黑雲壓城城欲摧。——李賀《雁門(mén)太守行》
又如:壓肩疊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羣擁擠);壓山探海(形容人數衆多);壓尺(用金屬或玉石做成的壓紙用的尺狀文具);壓枝(果實(shí)多,把樹(shù)枝壓低)
(4) 壓抑,壓制;逼迫 [restrain;force;coerce;compel]
舉傑壓陛。——《楚辭·大招》
予以大國壓之。——《公羊傳·文公十四年》
克壓帝心。——《繁陽(yáng)令楊君碑》
陵壓百姓。——宋· 蘇軾《教戰守》
又如:壓倒(壓服;制服);壓良爲賤(掠買(mǎi)平民子女爲奴婢)
(5) 殺 [kill]
且臣聞齊、 衛先君刑馬壓羊。——《戰國策》
又如:壓羊(殺羊)
(6) 逼近 [approach;be getting near]
楚晨壓 晉軍而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又如:壓黑(臨近天黑的時(shí)候);壓山(方言,謂日將落山)
(7) 超越;勝於 [surpass]
聲不能壓當世。——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shū)》
又如:壓倒元白(指詩(shī)文超過(guò)著(zhù)名詩(shī)人白居易和元禛);壓軸戲(亦稱(chēng)壓臺戲,壓軸子,指一次戲曲演出中的倒數第二個(gè)節目(最後的一齣戲叫大軸子);現多指一臺戲中放在最後的一出,謂其質(zhì)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壓住全臺)
(8) 覆蓋,籠罩 [cover]
覆壓三百餘里。——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壓紐(覆壓在璧紐上);壓覆(埋沒(méi);困頓);壓蔓,壓青(把綠肥作物或採集的野草、樹(shù)葉埋在田地裏做肥料)
(9) 鎮住 [peacify]
就安排筵席,一者與夫人壓驚,二者慶賀這玉梳。——《古金雜劇》
又如:壓物(鎮壓邪魔之物);壓鎮(鎮服);壓車(chē)(謂隨車(chē)保護或堅守)
(10) 同「押」 [keep with]。
如:壓契(做抵押憑證的文契)
(11) 蓋印 [seal]。
如:壓腳圖書(shū)(壓腳章);壓腳章(蓋在字畫(huà)下角的印章)
(12) 預付 [pay in advance]。
如:壓禮(事成之前預付的財禮)
(13) 下 [賭注] [risk money on;stake]。
如:壓寶
詞性變化
◎ 壓
名
(1) 壓力 [pressure]
(2) 某物作用於其直接接觸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壓
(3) 一切對相反力的衝力;分佈在地面上的一種衝力。如:血壓;氣壓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 壓
常用詞組
壓 國語(yǔ)辭典
-
由上往下施加力量。如:「壓垮」、「泰山壓頂」。
-
用武力或威勢制止、驅策他人。如:「鎮壓」、「欺壓」、「別拿你的大帽子壓我!」《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span>
-
迫近、逼迫。如:「大軍壓境」。《水滸傳·第九一回》:「衛州左孟門(mén),右太行,南濱大河,西壓上黨,地當衝要?!?/span>
-
使情況穩定。如:「他剛吃下藥,才把咳嗽壓下來(lái)?!?/span>
-
擱置不動(dòng)。如:「積壓公文」。
-
超越、勝過(guò)。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你文章勝賈浪仙,詩(shī)篇壓孟浩然,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間朝殿?!?/span>《紅樓夢(mèng)·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fēng)壓了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了東風(fēng)?!?/span>
-
壓力的簡(jiǎn)稱(chēng)。如:「氣壓」、「血壓」、「電壓」、「眼壓」。
壓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jɑ?; jɑ?? 唐代讀音 *qap qi?p日語(yǔ)讀音 OSAERU韓語(yǔ)羅馬 AP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áp
客家話(huà) [梅縣腔] a2 ap7 [海陸腔] ap7 a1 [客英字典] ap7 [陸豐腔] ap7 [客語(yǔ)拼音字匯] ab5 eb5 [東莞腔] ap7 [臺灣四縣腔] ap7 a1 [寶安腔] ap7粵語(yǔ) aat3 ngaat3
近代音 影母 家麻韻 入聲作去聲 壓小空;中古音 影母 狎韻 入聲 鴨小韻 烏甲切 二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影母 怗部 ;王力系統:影母 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