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1) ——「舌苔」( shétāi)
(2) 舌上的垢膩
基本詞義
名
(1) (形聲。從艸,臺聲。本義:青苔;也指苔類(lèi)植物)
(2) 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屬隱花植物類(lèi),根、莖、葉區別不明顯,有青、綠、紫等色,多生於陰溼地方,延貼地面,故亦叫「地衣」 [lichen;mosses]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fēng)早?!?/span>李白《長(cháng)幹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蘚類(lèi)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錢(qián)(即苔。因苔點(diǎn)形圓如銅錢(qián),故稱(chēng));苔茸(叢生的苔蘚)
(3) 長(cháng)有苔蘚類(lèi)植物的東西或地方 [mossy place]。如:苔砌(長(cháng)有苔蘚的臺階);苔梅(根幹上寄生苔蘚的梅樹(shù))
常用詞組
【漢典】
苔 國語(yǔ)辭典
苔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i??; t??i? 唐代讀音 *dh?i日語(yǔ)讀音 KOKE韓語(yǔ)羅馬 THAY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y
客家話(huà) [臺灣四縣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海陸腔] toi2 [梅縣腔] toi2 [客語(yǔ)拼音字匯] toi2 [東莞腔] toi2 [陸豐腔] toi3 [寶安腔] toi2粵語(yǔ) toi1 toi4潮州話(huà) tai1
近代音 透母 皆來(lái)韻 平聲陽(yáng) 臺小空;中古音 定母 咍韻 平聲 臺小韻 徒哀切 一等 開(kāi)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定母 咍部 ;王力系統:定母 之部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