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逵
- 四通八達的道路。後也泛指大道?!稜栄?bull;釋宮》:「九達謂之逵?!?/li>
- 水中連通的穴道?!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合水)多鰧魚(yú),狀如鱖,居逵?!?/li>
- 隱?!稄V韻•脂韻》:「逵,隱也?!?/li>
- 姓?!度f(wàn)姓統譜•支韻》:「逵,見(jiàn)《姓苑》?!?/li>
英語(yǔ) thoroughfare, crossroads
德語(yǔ) Kreuzung oder Einmündung mit Vorfahrt, Querstra?en (S)
法語(yǔ) voie,chemin
逵 詳細解釋
逵 國語(yǔ)辭典
-
四通八達的大道。《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span>晉·郭璞·注:「四道交出,復有旁通?!?/span>《詩(shī)經(jīng)·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span>漢·毛亨·傳:「逵,九達之道?!?/span>
-
水中可供交通的穴道。《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合水)?多鰧魚(yú),狀如鱖,居逵?!?/span>晉·郭璞·注:「逵,水中之穴道交通者?!?/span>《文選·郭璞·江賦》:「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逵傍通,幽岫窈窕?!?/span>
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馗。馗,高也。從九從首。逵,馗或從辵從坴。渠追切〖注〗,本字。文二 重一
(馗)九道也。釋宮曰:九謂之馗。韓詩(shī):施于中馗。佀龜背,故謂之馗。龜背中高而四下,馗之四面無(wú)不可通,似之。龜古音如姬,如鳩。馗古音如求,以曡韻爲訓也。大徐本此下有馗高也三字,非是。從九首。會(huì )意。首,猶向也。故道字亦從首。九亦聲。古音在三部。今渠追切。
(逵)馗或從辵坴。今毛詩(shī)作此字。馗,高也,故從坴。故字今增。徐楚金云:坴,高土也。會(huì )意。玉裁按坴亦聲。
逵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k?uei?? 日語(yǔ)讀音 OUJI韓語(yǔ)羅馬 KYU現代韓語(yǔ) ?
客家話(huà) [海陸腔] kui2 [臺灣四縣腔] kui2 [客語(yǔ)拼音字匯] kui2 [客英字典] kwui2 [東莞腔] kui2 [梅縣腔] kwi2 [寶安腔] kui2粵語(yǔ) kwai4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yáng) 葵小空;中古音 群母 脂韻 平聲 逵小韻 渠追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蕭部 ;王力系統:羣母 幽部 ;
逵 字源字形
| 金文 | 說(shuō)文 | 秦系簡(jiǎn)牘 | 楷書(sh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