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 國語(yǔ)辭典
事先、事前。如:「預計」、「天氣預報」。《戰國策·燕策三》:「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span>《晉書(shū)·卷五一·束皙傳》:「忠不足以衛己,禍不可以預度,是士諱登朝而競赴林薄?!?/span>
參與。如:「干預」。《三國演義·第二回》:「封皇子協(xié)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span>通「與」。
象之大者。賈侍中說(shuō):不害於物。從象予聲。,古文。羊茹切〖注〗,古文。 文二 重一
(豫)象之大者。此豫之本義、故其字從象也。引伸之、凡大皆偁豫。故淮南子、史記循吏傳、魏都賦皆云。市不豫價(jià)。周禮司市注云。防誑豫。皆謂賣(mài)物者大其價(jià)以愚人也。大必寬裕。故先事而備謂之豫。寬裕之意也。寬大則樂(lè )。故釋詁曰。豫、樂(lè )也。易鄭注曰。豫喜豫說(shuō)樂(lè )之皃也。亦借爲舒字。如洪範。豫、恒燠若。卽舒、恒燠若也。亦借爲與字。如儀禮古文與作豫是也。賈侍中說(shuō)。不害於物。賈侍中名逵。許所從受古學(xué)者也。侍中說(shuō)豫象雖大而不害於物。故寬大舒緩之義取此字。從象。非許書(shū)則從象不可解。予聲。羊茹切。五部。俗作預。
()古文。
預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jy?? 唐代讀音 iù日語(yǔ)讀音 AZUKERU ARAKAJIME AZUKARU韓語(yǔ)羅馬 YEY現代韓語(yǔ) ?越南語(yǔ) d?
客家話(huà) [海陸腔] ri6 [客語(yǔ)拼音字匯] yi4 [沙頭角腔] ji5 [東莞腔] ji5 [臺灣四縣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梅縣腔] j5 [寶安腔] ji3粵語(yǔ) jyu6
近代音 影母 魚(yú)模韻 去聲 禦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御韻 去聲 豫小韻 羊洳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影母 模部 ;王力系統:餘母 魚(yú)部 ;